8:30-17:00客服热线
0512-65986606
地址:苏州新区狮山路111号狮山丽晶1208
电话:0512-65986606
手机:15850101620
邮件:rene.wu@tbmservice.com.cn
网站:http://www.tbmservice.com.cn
课程编号:TBM-GBM-006-ZHJ-01
TWI金牌领班训—生产线主管训练营
课程背景:
企业中的一线管理人员(我们称之为“督导者”),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状况。TWI培训通过工作教导技能、改善技能、用人技能和角色转换等方面对一线管理人员进行教导。使之能够高效指导一线操作员工,根本上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问题,达到生产效率提高、品质改善、成本控制的企业目标。
课程时长:
2天
课程收益:
•明确一线主管的管理职责与角色定位,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与心态观念
•了解现场一线管理的整体框架,掌握现场日常管理的重点方法
•学习工作教导与辅导员工的技巧,提高员工技能,提升执行力
•掌握沟通,表扬,反馈及激励下属的技巧,强化团队凝聚力
•学习现场安全管理、现场问题分析与解决及现场改善的基本方法
课程对象:
生产主管、车间主任、现场班组长、领班、拉长
TWI培训的课程模块
1. 角色转换:纠正班组长的认识误区,自觉正确定位自身角色,并培养自身的管理技能,有效地树立工作威信并激励下属员工。
2. 工作教导:培养一线主管能够用有效的程序,清楚的教导部属工作的方法。使部属很快的接受到正确、完整的技术或指令。熟练运用教导技能,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返工以及降低产品的不良率。能够很好的降低灾害事故的发生及工具设备的磨损。
3. 工作改善:培养一线主管能够通过合理的程序,对工作上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提出改进方案。熟练掌握改善技能,能更有效的利用材料、机械、劳动力,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与效能。
4. 工作关系:预防问题的发生。能够带领部属开展持续改善的小组活动。一线管理人员是通过部下达成生产成果的,如果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这种用人技能,得到部下的充分协助。就可以预防生产过程中问题的发生,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顺利地给与解决,从而加快工作进展。
TWI培训的课程大纲
1、现场主管在工作关系管理中的职责
1. 制造型企业的发展特点
2. 现场管理之屋
3. 现场主管的3个职责
4. 现场主管的5项能力
5. 一线主管的角色转换
6. 案例分析
2、工作教导(JI)
(1)、现场主管的意义
1. 工作教导的概念
2. 工作教导的意义及目的
(2)、如何编制SOP
1. SOP步骤的确定
2. 工作分解中常遇到的问题
3. 确定步骤应该遵循的原则
4. 如何量化SOP中的要点
5. 如何使要点更加简化和全面
6. 练习:现场编制SOP
(3)、SOP的实施----现场工作教导
1. 现场员工的工作指导
2. 现场经常出现的问题
3. 何时需要指导和培训
4. 工作教导四阶段法
1. 准备阶段
2. 示范阶段
3. 实作阶段
4. 上线阶段
5. 练习:现场教导的角色扮演
5. 技能培训的注意点
(4)、长期的辅导和培训计划
1. 为什么要拟定长期辅导计划
2. 长期辅导计划拟定要点
3. 改变行为模式的要素
(5)、OJT的实施步骤
1. OJT的定义与应用
2. OJT的发展
3. 实施OJT常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3.工作改善(JM)
(1)、工作改善实施准备
1. JM的定义
2. JM的意义
3. 一线主管JM的问题意识
4. 一线主管JM的责任意识
5. JM与KAINEN及创新的关系
6. JM实施的准备要点
(2)、作业分解
1. 作业分解的三个目的
2. 作业的三种形态
3. 细目的特征与确认
4. 摘要的描述方法
(3) 、作业分析
1. 作业分析的项目:5W1H
2. 构想的记录方法
3. 物料、设备、工具分析
4. 产品设计、布局、工作场所分析
(4)、创造对策
1. 删除不必要的细目
2. 合并同时、同地、同人做的细目
3. 重组细目的顺序
4. 简化作业方式的四原则及方式
(5)、推动新方法
1. 推动新方法的5步骤
2. 工作提案表的编制
3. 提案制度的实施
(6)、案例分析
4、工作关系(JR)
(1)、工作关系改善技巧
1. 对上司完善的辅佐三黄金律
2. 工作关系改善四原则
3. 有效赞扬法八原则
4. 建设性批评七原则
5. 练习与案例分析
(2)、工作关系改善之掌握事实
1. 详查资料
2. 找出规则与惯例
3. 与相关人员的沟通
4. 对当事的人询问与倾听
(3)、工作关系改善之思考措施
1. 整理事实
2. 分析事实间的关联性
3. 找出可能采取的措施
4. 对照公司规定和方针
5. 评估各种影响。
(4)、工作关系改善之实施措施
1. 确定执行人
2. 确实报告时机
3. 明确责任
(5)、工作关系改善之确认结果
1. 确定确认时间与频次
2. 确定确认效果
3. 后续跟进与评估
(6)、案例研究和情景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