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你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知识窗

长鞭效应(bullwhip effect):加强供应链管理

2016-7-21 21:17:49      点击:

控制长鞭效应对供应链效益的影响

  整个供应链体系由客户端一直到供货商端各阶层间,因为各自独立决策,相互信息回馈复杂困难,加上需求不确定性的因素、价格变动的预期心理影响,以及前置时间的延迟,使各阶层为了保持不会缺货的状况,会有预先购买储存或缓慢购买的行为,如此造成订单需求从客户端到供货商工厂端会呈现放大现象,此种现象称为长鞭效应(bullwhip effect)。长鞭效应会造成供应链上的各阶层在从事订单决策时,愈接近需求前端(客户端),需求预测的准确度就愈高,愈到后端(制造商或供货商端),反应需求的速度就愈慢,需求的预测就愈不准确,因为愈后端的阶层受到的制约因素及累积的统计波动就愈大,越难掌握真正的顾客需求。

  企业可以透过以下方法,有效降低长鞭效应对供应链效益的影响:

  • (一)降低变异量及不确定性:企业可以透过信息系统的建置,如POS系统,随时且有效的了解下游厂商的销售状况,充分掌握市场需求。另外,供应链伙伴之间充分的进行信息分享,并维持较低产品价格,将能有效地抑制价格变动的预期心理,减少库存堆积的现象。

  • (二)降低前置时间:透过生产和组装技术的创新,以及充分的交换数据,并分摊彼此对预测的承诺与风险,降低产品交货的前置时间,将能有效的降低下游厂商等待的不确定感,实时提供足够的产品以应付市场的需要。

  • (三)策略联盟:透过企业共组策略联盟,协调彼此的目标和利益,将能有效的降低下游厂商的自利行为,以便利提升整体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供货商管理库存(VMI)乃是常用的策略方法之一。

 

长鞭效应对制造业的威胁

长鞭效应对制造型企业极其有害,其可能导致库存积压、生产计划频繁波动、交货周期过短等问题。引起长鞭效应的主要原因有:市场需求多样化、销售波动、非限制性订货条件、计划失误、MRP的僵化计算等。由于长鞭效应从下游产生向上游扩散,因此制造商受到的波及会更明显。

改善性行为:

  • 1与下游企业(最好是承担最终交付工作的企业)及时沟通,共享市场/需求信息;

  • 2与上下游企业共同做出销售预测,使企业保持一直的预测结论;

  • 3如果可能,应尽量采用准确的预测模型,并将预测结果在组织内部分享;

  • 4采用VMI(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与供应商协同补货;

  • 5了解上下游企业的产能等信息,并将其作为计划工作的参考依据;

  • 6重新寻找合适的物流服务商(如果其服务水平低于平均水平),并对其进行定期考核;

  • 7针对历史规律采用策略性库存控制方式;

  • 8采用层次更少的分销渠道,主动进行终端市场调研(适合为最终客户服务的1-5级供应商);

  • 9持续压缩供应链时间,比如缩短订单处理时间,等等。

预防性行为:

  • 1备足产能,提升生产线柔性;

  • 2准备足够的备份供应商资源或委外资源;

  • 3选择合适的管理软件,将计划功能作为重要考虑依据;

  • 4采用限制性订货条款,对频繁取消订货的企业进行处罚;

  • 5规范财务会计行为,设定合理的应收/付款约束条件;

  • 6采用订单处理优先级原则,对供应商与品类进行合理划分,并建立关联关系;

  • 7部分企业(如农产品生产)可以采取套期保值来应对市场波动,等等。

  事实上,上面只是列出了一些可行的改善性行为与预防性行为,但类似CPFR(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等技术与模式在中国制造业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制造型企业目前所能做的供应链优化行为局限于1-3级供应商,但即使是极小的改善也已带来相当明显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