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你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知识窗

EHS管理 | 人的行为模式与事故心理分析

2015-3-31 22:17:10      点击:

人的行为模式与事故心理分析


一、人的行为模式分析

1.1、分析人的行为模式的作用

人的行为模式一般为:

安全需要→安全动机→安全行为→安全目标实现→新的安全需要

从生理学上讲,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基础,行为模式是行为的来源,观念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是解决人们对安全的认识需要,必须要重视管理认识和解决心理问题的环节。所以,研究事故心理、安全行为科学,对安全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1.2.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

影响人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

个性心理

人的个性心理因素有五个:

第一,气质气质主要是指固有的心理特征。

第二,性格性格主要是指习惯的处事方式(态度体系)。

第三,兴趣兴趣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倾向性(愿景、诉求)。

第四,能力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活动的本领(知识、技能)。

第五,情绪情绪主要是指心情状态(道德感、理智感)。

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指对社会和事物的认知,即对事故严重性的认知和安全感的定位。要让企业知道安全的严重性、事故的特性规律,认识到安全的价值。

第二,角色。角色是指社会地位和处境。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责任,如安全责任和社会责任。

第三,价值观。价值观是指对人和事的取向,即安全价值的认识和接受。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三个:

第一,社会舆论方面社会舆论主要包括公众意见氛围、意见集合等。

第二,社会风俗方面社会风俗主要是指传统因素,即社会多数成员比较一致的行为趋向。

第三,社会时尚方面社会时尚主要是指社会潮流、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二、人的事故心理分析

在上述公式中,A代表侥幸、麻痹、偷懒、呈能、莽撞、心急、烦燥、粗心、自满、好奇,S代表事业心、责任心、遵规意识。

事故心理+事故机遇→事故行为→事故。事故的心理表现很多,事故心理可以用文化力控制,而文化力通过培训就可以控制故意违章。

三、安全行为文化建设的目的及创新

3.1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

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第一,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第二,激励人的安全行为。这是安全文化的高层次、高境界。

3.2安全行为文化的八大创新

安全行为文化的八大创新包括:

从应付到预防

很多现代企业的规章制度都是应付检查的,应急预案也都是纸上谈兵,根本不管用。所以,应从应付转变成预防的能力,是安全的最终体现。

从宏观行为到系统防范

有了规章制度,基本做到了法律法规要求,并不表示完全安全,还必须要有系统的防范,文化建设才能得到重视。

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有三个手册,分别是管理手册、应急手册和文化手册。其中,应急是事中使突发事件出现,使其损失最小化、伤亡最小化的方法和措施。

从事后补救到超前预防

从约束为主到激励为主

监督、检查、惩罚、追究责任等都是约束的手段。

激励是观念、意识的转变,变“要他安全”为“他要安全”,文化建设主要是靠激励。如果社会、企业在安全上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式多体现激励,就可以把安全做得更高、更好。

从治标到治本管理文化

治标是指用人盯人、监督、检查的方式做安全;治本是指从解决观念认识、文化理念方面防范,做到安全生产,降低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

从不良行为习惯到良性行为方式

安全行为文化的建设会使一些长期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逐步改善、改进。比如,养成一上车就系安全带的习惯。

从他律他责到强调自律自责

从感性经验应对到科学规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