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紧急发文推动食药改革 用意何在?
争议市场局
就在一些地方食药改革等待观望之际,市场局模式的横空出世,更把这场改革引入更加混乱的第二阶段。
所谓市场局,指的是将工商、质监等市场监管部门合并成一个部门,借此统一市场监管。这一未来大部制改革的方向传闻已久。从全国层面上看,深圳、浙江等地都相继实施了市场局改革。
一场改革还没有完成,却嫁接了另一场改革,这不可避免地招致种种矛盾和乱象。一些地方政府把市场局模式看做是对未来大部制改革的提前准备。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一些地方政府把这句话视为市场局改革明确的信号——统一市场监管就是二合一、三合一,甚至四合一(合并物价局)。
“实际上三中全会同样也提出,要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甘肃省食药监局的一位官员指出。
双方各执一词,那么在未来大部制改革方向上,谁才是正解?“这取决于你怎样理解大部制改革。”胡颖廉说,大部制并不是整合的机构越多就越好,而是要整合相同的事权,提高政府效率。
本轮食药改革源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最初的理想设计是用管药的方法管食品。然而组建市场监管局的结果,是用普通产品质量监管的方法来对待食品药品,与政策初衷南辕北辙。
指望“危机倒逼改革”
市场局对食药改革的影响,远不止推动市场改革的几个省份。一些已经完成食药改革的地区,也出现摇摆。如山东的菏泽、甘肃的嘉峪关等地,近日也传言要启动市场局试点。
这样的背景下不可避免地造成食药监管的人心涣散,有些部门甚至弥漫着“希望别的地方出食品安全事故”的心态——因为出事,领导才会重视食品安全监管。2014年7月,正准备推广市场局模式的上海出现福喜事件,这被一些省份看作是食药改革正本清源的契机。
“危机确实会倒逼改革。”胡颖廉指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欧洲食品安全局等大部门的出现,就是基于劣质猪肉、疯牛病等公共危机事件。
实际上,就在国务院最新下发的《通知》当中,也反复以上海福喜事件为例,希望各地切实加强食药药品安全监管。
“从目前态势看,本轮食药改革并不是终点,而是个中点站。”胡颖廉认为,未来应当适时成立健康产品监管局,与市场监管局并列。健康产品包括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食用农产品、酒类、饮用水等健康产品监管的对象是特定产品的质量安全,属于公共安全范畴,与监管市场秩序的市场局定位截然不同。
“公共危机推动改革大多要以生命为代价,未来大部制改革只有借鉴国内国外经验教训,才可能少走些弯路。”胡颖廉说。
- 上一篇:如此的“质量站位” 2014/10/21
- 下一篇:关于各类企业报送年度报告并公示的操作指南 201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