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你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知识窗

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10月起门槛再降

2014-10-3 8:06:02      点击:


新政五:“特殊物品”特殊监管改革力度最大


  日前,美国病理家学会(CAP)发往中国各地实验室,用于实验室申请CAP实验室认可计划的人体组织、人体血液等检测样本,从上海口岸入境自贸区,由区内企业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统一发往全国各地。自贸区特殊物品监管机制,结束了此前CAP实验室检测样本只能由实验室单独申请入境的局面,标志着国内实验室摆脱了样本入境手续纷繁、成本巨大的困境。

  今年6月,上海检验检疫局推出《上海检验检疫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管理规定(试行)》,至此,出入境特殊物品有史以来改革力度最大的监督管理措施落地上海自贸区。

  新政将审批方式审批方式由原来的从逐批审批调整为年度审批,企业以一年为周期提交材料,不再以每一个物品为审核对象,而是以一个项目或一类产品为审核对象。通过建立电子数据档案、实施风险分级管理等措施,对低风险产品审批期限放宽至12个月。同时,对企业的由事前审批转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诚信管理,落实企业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

  这降低了企业时间、物流、人力成本,使得企业可以按照自身情况有序安排特殊物品出入境计划,在管控风险的同时,尽最大可能提高通检速度、降低企业成本。

  目前,该制度已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试行,区内出入境特殊物品单位共有32家,其中,12家企业已提出申请,已组织专家组开展考核9家,7家通过考核。


新政六:中转货物原产地签证制度


  “自贸区签发转口证明书后,我们公司的转口贸易这下可算正式开展了。”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马勒贝洱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的冯经理说。

  这家公司最近将一家德国客户的一批汽车零部件,在洋山保税港区进行装箱,直接发往新加坡。

  在上海自贸区的“中转货物原产地签证制度”出台前,此类国际中转货物无法签发转口证明书,货物要经过一次上海→德国→新加坡的漫长国际漫游,才能到达它的最终目的地。马勒贝洱(上海)公司必须将此类货物首先发往客户的所在国德国,再由客户从德国运往新加坡,进出口环节的繁琐和由此带来的关税、增值税等不言而喻。中转货物原产地签证制度的落地,让货物的国际漫游直接变成了点对点直线运输。

  目前,上海港在集装箱吞吐量方面已超越新加坡港跃居世界第一,但新加坡港2013年的国际中转货物比例为85%,而上海港的国际中转货物比例仅为7%。

  自贸区中转货物原产地签证制度解决企业转口贸易的难题,为中转货物分销、集拼带来了便利。《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转货物原产地签证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规定,对于国际中转货物,经确认未进行加工或装配的,自贸区签证机构可凭有关企业申请签发转口证明书。便利化的政策让自贸区中转货物的证书转签、分证有了合法的身份。

  眼下,马勒贝洱集团在洋山保税港区设立了分销中心。


新政七:通关无纸化改革


  在不久的将来,在上海自贸区检验检疫窗口,符合条件的区内企业将实现试验区检验检疫作业的全程无纸化。

  目前正在上海自贸区推行的检验检疫无纸化改革,是指结合单一窗口新模式,通过实行“企业信用管理、商品风险分类”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区内企业实现申报、计收费、检验、签证放行等各环节的无纸化运作。这将改变企业从整理资料到递交现场检务窗口受理共需1个工作日的时间的繁杂手续;改为1小时内完成报检并获得审单指令,大幅缩短企业申报时间。

  预期1至2年内,自贸区检验检疫机构将全面建成各项试验区检验检疫无纸化改革技术支撑的信息化系统。


新政八:分线监管机制


  自贸区检验检疫分线监管遵循“进境检疫,适当放宽进出口检验;方便进出,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的原则,检验检疫机构在“一线”主要实施进出境检疫和重点敏感货物检验工作,在“二线”主要实施进出口货物检验和监管工作。入境应检物在区内企业间自由流转,不涉及实际使用的,免于检验。

  据悉,2014年上半年,在“一线”入境环节,自贸区检验检疫部门各机构共计受理入境应施检货物占总申报量的44.72%,实际实施入境检疫120145批次、入境检验(主要是入境废物原料和放射性检测货物)6627批,确保了自贸区“一线”最大限度的放开。同时,在“二线”进口环节,实施进口检验批次占总批次的2.78%;其中一日游货物进口施检2911批次,占实施进口检验的2.18%,确保自贸区“二线”管得住。

  从上海自贸区去年9月底挂牌至今年8月底,上海自贸区内检验检疫机构共完成检验检疫货物34.71万批,涉及货值531.4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