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你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知识窗

Safety Culture | 从《易经》到“安全”管理哲学

2015-7-29 22:25:21      点击:

中国最早全面反映传统安全思维的理论典籍其实是《易经》。《易经》有着独特的安全意识、安全范畴、安全原则、安全思维,其安全哲学可概括为“保合太和”四字,与此相应的安全理念是“和谐中庸”,安全原则是“预防在先”,因此说它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反映最深刻安全哲学理念的书。


一、解读“安全”在管理哲学中内涵

何谓“安”?汉语词典解释为:①安定 ②平安、安好 ③使安定(多指心情) ④感到满足 ⑤使有合适的位置 ⑥(书)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如“而今安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安,在这里既作动词用,又作名词用。就其管理学的意义而言,作为动词,表示“安”定员工,使其有合适的位置,使其心情好,使其感到满足等;作为名词,则有目的指向性意义,达到“平安”、“安好”的目的。利润固然很重要,管理也是要追求利润,但对于中国人而言,要考虑到我们的利润会不会使我们“安”,这才最重要。也就是有的利润使我们安,有的利润会使我们不安。使人不安的钱,我们不赚,要赚使我们安的利润,这才能让职员安之若素,让管理者安之坦然。

何谓“全”?汉语词典解释为:①不缺、完整 ②保全,使完整不缺 ③整个、全部 ④完全、都。“全”,在这里既作动词用,也作名词用,更作副词用。就其管理层面的意义而言,作为动词,表示保全职工、管理者和整个企业或单位的利益;作为名词,具有目的指向性意义,利益或利润完整和不缺;作为副词,表示的是一种程度,即“全面”,叫做大家好,即员工好、股东好(领导好)、顾客好、社会大众好。

所谓“安”,非一方安,而为多方安;亦非此安,而为此与彼皆安。比如,在一国内,国家经济发展迅速,而其它方面跟不上,就会不安,只有配套跟进,整体改变,才能安,就是要全面的提高品质,方能“安全”。总而言之,“安全”就是指管理者要以“安”为出发点和归宿,并作为处理日常事物的指导原则,以求全面达到员工、股东(领导)等所在企业(单位)的所需的利润(利益)目标。

二、“安全”管理哲学


中国人受“易经”的影响很大。实际上,读不读《易经》关系不大,因为《易经》从产生到现在,历经几千年,倍受知识分子推崇,也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国人所接受。大家都比较熟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易经》中的“乾”就是健,其本质特点是自主和永恒。要“永恒”,就需“安”。对付“自主”,也只有“安”。《易经》云:“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群龙无首了,为什么还“吉”呢?因为在巫法中“九”代表可以变为阴的老阳,这样通过你作为首领出现并“安”之,就是孔子说的“安无群”,以改变局势。对你而言,因此而得势当然就“吉”了。“变易”思想在中国盛行数千年,已烙印中国人心中。所谓“自强不息”,其核心理念就是“变”,即所谓“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

荀子曰:“人,贵生,乐安,唯安而乐。”意思是人最贵的是生,最快乐的是安,只有安才能快乐。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安全”管理哲学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相比较而言,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子说过,人渴望得到安定,偏偏又不能安定,作为管理者在这方面下工夫,会事半而功倍。企事业单位安人,重在安其心,力求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心、事业留魂”。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安人,是中国管理哲学的最大特色。

三、“安全”管理哲学之应用


《易经》中的“变易”哲学理论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不易,即不变,属于形而上层次;二是变易,属于形而下层次。不易,叫“经”即不变部分;变易叫“权”即可变部分。管理有绝对部分(经),也有相对的部分(权),因此,安人的目的是不能变的,不管什么环境都要使人安,但是环境在变,方法也就需要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权),与时俱进。

从管理应用层面而言,太严部属不安,太松自己不安,关键是把握“安全”度。当人们对这种“变易”哲学的理解出现偏差时,不能把握“经”(不变部分)与“权”(可变部分)的界限时,自主性常常表现出自作主张;当人们歪曲理解“变易”哲学,混淆“经”(不变部分)与“权”(可变部分),甚至弄颠倒了,也就是“离经叛道”时,自主性则往往表现出自以为是。正是这两种自主性的表现,让原本很复杂的管理世界,更增添了纷繁杂乱和变幻莫测的意味。 那么,如何运用“安全”管理哲学?“安全”管理哲学的终极目的是要达到管理“和谐”。怎样达到管理和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守经达权。“安全”管理哲学总体上要求“守经达权”。国人历来都是很有自主性的,也太聪明,又喜欢取巧,所以对管理来说,必须要有经才敢授权。经不可屡变,要使大家明了,以建立常道共识,叫做有常才有变。平常按照常规管理,坚持原则,叫做守经;非常时期非常手段,要有突破性管理方法,叫做达权。有经有权的人太固执、太呆板,而有权无经乱变,这就要“安”。可见,守经达权,是动态的管理哲学,其要义是原则下的灵活,灵活中还须坚持原则,即“权不离经”。

第二,维度限量。“全”的哲学要义是全面和适当,要求维度限量。过与不及,皆不可取,持中庸之道,就是要维度限量。所谓“中庸”,不是折中,而是合理、适当之意。“权”后往往还要一个“限”,否则就会出乱子。特别是权力的掌握与运用,要有界限、有监督才行,以防“站错队,坐错位”。

第三,修己安人。“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孔子曰:“修己以安人。”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管好,然后使与自己一块的人感到“安全”,作为管理就算是上了轨道了。《大学》云:“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从管理哲学的应用层面来说,太严部属不安,太松自己不安,关键是把握好“安全”度,方能与人安之若素、与己安之坦然。修己安人,注重的是修己以安人。中国人最讲“仁”、“义”。仁,就是用仁心去安人。孔子曰:“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就是这个道理。义,就是要恰到好处,实际上,是“全”哲学的本质要求。总之就是以人为本,施行人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