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行业新闻

无锡自灌香肠卫生状况堪忧

来源: 2014-12-15 15:04:04      点击:

俗话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随着天气逐渐转冷,无锡各菜 场的腌肉摊前热闹起来,腌肉市场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变化。

腌肉兴“私人订制”

“传统说法里,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一定要多进补,鱼、肉、萝卜是必须要有的。”老无锡华钰麟说,以前一户人家要七八口人,每到小雪、大雪时节就要腌菜腌肉,到了冬至那天就是开炉吃肉的时候。不过华钰麟也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外乡人进入无锡,无锡本地的腌肉腌菜也在发生变化,“以前无锡本地是没有灌香肠的,那是苏北、东北那边的习俗。但是前几年开始,无锡灌香肠的比腌肉的还多”。

走访中了解到,如今直接到摊上买现成香肠、腌肉的并不多,都是根据口味“私人订制”。朝阳农贸市场内一家四川人开的香肠加工店门口,七八位老人正在排队等候。店面招牌上写着“代加工广式香肠、四川麻辣香肠、锡帮香肠”。老板娘正给一位客人的肉里加调料:“你要甜一点的还是不甜的?”顾客回答不要甜,这个客人是苏北人,吃不惯甜味的香肠。“那少放点糖提提鲜好不好?吃不出来甜味的。”客人点了点头。

老板娘介绍,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他们会按照客人的要求来加工,“一般来说,本地人就要稍微甜一点的,外地人就要麻辣或者咸香的。但现在一些本地人也会要求放一点辣椒粉,做成微辣的,换换口味”。

盛岸菜场一家卖腌肉香肠的店里,老板正在电磁炉上炒盐,旁边则是满满一盆肉,“这是别人订的50斤腌肉,他们口味重一些,就多放点茴香,等盐炒干就可以腌了。”老板介绍,腌好肉首先要选好材料,“最好是新鲜的猪腿肉,肥瘦适中的才好,太瘦腌出来的肉就硬,太肥了浪费盐。”老板表示,腌肉的过程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将肉跟盐拌匀而已,肉的每个地方都要刷到盐才行,“根据自己的口味放料,不过腌肉肯定都是偏咸的,这点是变不了的”,最耗时间的是晾晒的过程,“天气好就要拿到外面晒太阳吹风,晾得越久肉越香。”

儿时腌肉趣事多

说起腌肉,家住惠麓苑的张琴芬阿姨有说不完的话:“那时候就盼着冬天,有腌肉、腌鱼吃,跟外面的流浪猫流浪狗一样。”张阿姨说的是她十来岁还住在农村时的一件有趣事:“那次我爸抓到一条大鱼,做成了几段腌鱼,谁知被野猫叼走了一大半。”那个冬天,张阿姨就跟那些流浪猫较上了劲,“只要天气好,晒腌肉腌鱼时我就搬个凳子坐在旁边,就怕有猫来。走在路上看到猫猫狗狗就去追,总觉得就是偷我家鱼的那只”。

童年时的美味让张阿姨至今回味不已,“那时也没现在那么多做法,就是煮饭时切几片腌肉架在饭上蒸一蒸,饭熟时肉也香喷喷的了”。张阿姨回忆,吃腌肉时如果肉吃完了,就把汤汁倒在饭里拌着,也能吃上满满一大碗饭。

已过而立之年的费先生则对腌菜的印象更深:“我小时候外公年年腌咸菜,当初看外公在一个大缸里踩来踩去就觉得特别有劲,经常让我外公抱我进去一块踩。踩完压上一块大石头,过上十天半月就能取出来吃了。”或许是男生都比较好动,费先生觉得在大缸里又跳又叫是极为快乐的一件事,而且咸菜也是分外美味:“早上一碗粥搭上咸菜,再来些油煎馄饨或白面馒头,就是一种享受。”

老年人、外地人成消费主力

记者在朝阳农贸市场一家香肠加工店看到,香肠加工费是每斤3.5元,5斤起做,价格不算贵,客人基本都要加工十来斤、二十来斤。店里一共三个人,拌佐料、灌香肠、扎口,一道工序一个人,整个加工过程在五六分钟左右。老板娘说,现在的生意只能算一般,前几年生意最火时,一天要加工六七百斤。

记者又来到朝阳市场附近另一家苏北人开的代加工店。这里的加工费比刚刚那家每斤便宜五毛钱。老板说,现在还没到加工的高峰期,“再过10天人才会多起来”。除香肠之外,店里还有咸肉,价格跟去年差不多,十五六元一斤,“咸肉买的人相对少点,要等春笋上市后行情才会好”。与上一家排队灌香肠的场面不同,这家的客人相对较少,记者呆了10分钟,只有一人前来加工,这位客人是如皋人,她说自己就是喜欢吃香肠,“我家乡的香肠比较出名,我们那里人都会腌香肠。到无锡以后自己不动手腌了,每年找人加工”。

在天惠超市卖猪肉的费师傅介绍,最近不少市民买肉去加工香肠,“10天前老百姓就开始买肉来加工了,我们一天大概卖八头猪的量”。费师傅同时表示,今年做香肠的没有以前多了,“老人、外地人多,年轻人少。”费师傅还给记者分析了原因:“现在加工香肠的都是外地人,加工出的不是正宗的无锡口味。另一个原因就是,大家都知道吃腌制的东西对身体不太好,所以都只是偶尔尝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