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知识窗

【拷问】中国的质量管理真的很悲哀吗?

来源: 2014-7-15 14:32:43      点击:


闲聊时,张晓东闲淡平和;可一谈到质量,他就成了“愤青”,情绪激动,言辞激昂;对于中国质量界和企业界的追赶潮,张晓东忧形于色,他说:这是中国企业的悲哀!


保守的意义在统计基础

《品质文化》:在中国质量界,您的主张为什么向有新保守主义的称谓?


张晓东:现在大家都在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但在各种讲课和讲演中,我总是说:中国企业不要跟风,要塌塌实实从基础做起。这并不是说我对新生事物不关心,我也在不断学习,但我反对不加选择地对国外潮流进行追随或毫无原则的移植,在这方面中国企业已经吃了不少亏。


《品质文化》:难道中国企业不应该学习和追随国外先进的东西吗?


张晓东: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先进的和有效的》,我说“先进”是把双刃剑,我们不应该用“先进”这个词来修饰管理,应该用“有效”;所谓先进的质量管理,其实就是发达国家现在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很大,把它们流行的东西拿到我们这里来,不见的能发挥作用,没准儿我们利用它们30年前的东西,可能很适用。


另外,把西方的工具拿过来可以,但整个管理系统则需要我们自己琢磨。


《品质文化》:那么哪些东西对目前的中国企业来说是有效的?


张晓东:中国企业有时比较着急,但中国企业最缺的往往不是什么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因为在质量基础上,中国企业有瓶颈,这些瓶颈问题解决不了,中国企业没法再往上发展。


《品质文化》:这些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哪里?


张晓东:现实的情况是,有些中国企业搞质量搞了多年,但基本的抽样检验都不会,抽样表都会弄错。你想想:抽样检验的方案都错了,那么数据就错了;数据错了,有关产品质量的任何判断和结论就都错拉!这就是基础问题。


《品质文化》:这是一种普遍的情况吗?


张晓东2001年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前,我曾给来自170多家国内顶尖企业的300多位企业人士讲课,我问哪家企业有随机抽样的十面色子,300多人中只有一个人举手。这让我想起来都后怕啊,国内多数企业的抽样还是随意抽样而不是随机抽样,两种抽样完全不同,在随意取样中,某个数字被抽中的概率会比较高,它的科学性跟随机抽样没法比。企业要是把数据建立在随意抽样的不可信基础上,企业运营的所有环节都会有问题。


《品质文化》:据此推测,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中国企业的数据分析不够科学,而这正是中国企业搞质量建设时的通病?


张晓东:对!数据的作用可以表现在企业运营的所有环节,包括战略、设计、生产、检验等各环节。数据是科学理性的分析,企业不能仅凭感性和直觉去做事。对比一下国内外相关质量的文章大家会看到:中国的报告文字多,国外的报告则是数据多、图表多。


感性和理性的悖论


《品质文化》:国外质量管理更注重理性和科学的分析,中国企业有时却仅凭感性认识去做事,而这正跟国外质量管理是相悖的。


张晓东:对!当发达国家正在对人类的感性问题做理性分析的时候,中国企业却对大量本该用理性分析的东西凭着感性去做。


《品质文化》: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在统计基础上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张晓东:日本生产木屐的企业,在研发阶段,会研究人穿着不同材质的木屐在不同地面上走动所发出来的声音是否悦耳,会研究人在走动时木屐落地的角度,他们为此做频谱分析。丰田汽车有一个项目,是研究汽车车门被关闭时的声音的高贵感。这些全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做定量化分析。


日本某企业总务处利用因子分析做食堂环境改进的研究,因子分析一般是高级质量工程师才能做的事,而日本一个企业的总务部门的人员却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我在国内接触过很多企业,还没有见到过因子分析的案例。


《品质文化》:目前我国也有质量工程师考试制度,这是否会促进国内企业的质量建设工作?


张晓东2001年我们开始搞质量工程师考试制度,我参与了大纲起草、教材编写和师资培训等多项工作;到考试时,有些机构甚至派出副教授级别的来应考,但考试多数不及格,第一年的合格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多数不合格的卡在了统计分析上。


现在国内有关质量的培训放在各个地方,民间也在做,但大学毕业的人都不一定能通过考试。明年国家要开始搞高级质量工程师的考试,难度会更大。


  与我国相比,日本早在1951年就开始搞质量工程师的考试制度,我们比它晚了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