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知识窗

职卫 ·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关知识

来源: 2014-7-30 12:05:35      点击:


什么是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又称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一)按照职业危害因素性质分类:

化学因素 包括:①外源性化学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三氯乙烯、正己烷等;②生产性粉尘:如二氧化硅粉尘、硅酸盐粉尘、金属粉尘、炭系粉尘、有机粉尘、混合粉尘等。

物理因素 如高温、高湿、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

(二)按照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为: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等十大类。

什么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是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利用采样设备和检测仪器,依照《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与检定,掌握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及时空分布情况,评价工作场所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是否附和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为指定卫生防护对策和措施、改善不良劳动条件、预防控制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健康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作业环境中的物理因素检测、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空气检测以及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生物检测等。

物理因素检测是指利用仪器设备对作业现场环境中噪声、高温、振动、射频辐射、紫外光、激光等物理因素的强度及其接触时间进行测量,以评价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和劳动者的接触程度及可能的健康影响。空气检测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定期(有计划)地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以评价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有还物质的程度及可能的健康影响。

现阶段,国内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主要以有毒物质的空气检测和作业环境中物理因素的检测为主。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类:

(一)按照检测目的分类

1.评价检测

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危害因素现状评价。

2.日常检测

适用于对工作场所空气 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日常的、定期检测。

3.监督检测

适用于职业病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时,对工作场所空气中共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检测。

4.事故性检测

适用于对于工作场所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进行的紧急检测。

(二)按照检测方法及仪器类型分类

1.现场检测

现场检测是指利用便携直读式仪器设备在工作场所进行实时检测、快速给出检测结果,适用于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作出迅速判断。

现场检测常用方法有检气管法、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测定法、物理因素的现场检测等。

2.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是指现场采样后,将样品送回实验室,利用更加精确的仪器进行测定分析的方法,是目前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检测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实验室检测常用方法有称量法、光谱法、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