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行业新闻

红麦舆情一周观察:微软动刀裁人 上万名员工被“炒”

来源: 2014-8-13 16:14:23      点击:

近年来,世界手机业务发展并不理想,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开始公布了启动万人裁员的计划,对刚刚并入的诺基亚手机部门的人来说无疑是个沉痛的打击,并且这种打击还在继续。

       同时,随着中央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和处理措施,食品安全现状总体上有所好转。但依然存在一些无良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铤而走险,尤为注意的是沃尔玛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本周的舆论热点。

       据红麦舆情监测系统平台显示,本周舆情总量(8月4日—8月10日)与上周相比有所上升,其中,8月4日、5日舆情上升变化比较明显,但随后连日处于低位运行状态。在本周舆情总量中,新闻量207934条、博客量15717条、论坛量149990条。媒体关注度较高的有微软裁员事件和沃尔玛过期原料等社会热点话题。

        关键词之一:微软裁员

       7月17日,美国微软公司宣布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微软此前裁员人数极少,这次将裁掉1.8万可谓史无前例,早在2009年金融危机时裁掉了近5800多名员工。除此之外,还计划终止诺基亚Asha、S40以及X系列手机产品,并重新命名Lumia系列手机,此举对诺基亚品牌美誉度也遭受到了致命的创伤。

       7月31日中午,微软通过内部邮件启动裁员后,以至于引起中国区诺基亚员工的不满,双方很快出现对立的场面,最终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的诺基亚中国总部员工们打出了“抗议微软恶意收购,我们要工作”等反抗标语来向微软施压。

       8月1日上午,微软中国的管理人员来到北京亦庄诺基亚总部宣讲裁员方案时,被不满裁员赔偿方案的诺基亚员工当场轰下台,抗议公司未披露商讨过程而直接做出N+2的赔偿方案。

      4日,微软中国向被裁员工发出邮件称,公司会按照诺基亚2013年曾实行过的补偿标准,给予员工相应补偿。据了解,微软为了处理自愿离职计划程序的人员安排,微软特意为每天前300名申请的员工每人发放一部诺基亚手机作为奖励,先到先得。

       7日,微软再次宣布将在新的财年内裁员1.8万人,其中约1.25万被裁员工来自刚刚收购过来的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微软将给予员工N+2补偿标准在员工看来显然有点过低,微软为了安抚员工的心理,还为员工配备了专门心理辅导医生,员工如有不爽,即可找心理医生倾诉,但最终并未得到这些心理的医生的有力帮助。一名员工表示,“其实不用谈感情,说对公司有多少年的感情。大家只看跟自己利益相关的部分。”

      这一消息引发了芬兰联合政府财政部长、社会民主党领袖安蒂·林内的不快,并表示,“可以说我们遭遇了背叛。当微软达成收购协议时,它留下了会致力于芬兰及芬兰专业技术的印象。”这句虽显得不够透明且充斥管理套话,但也有大呼上当之感。

      但同时也有好的消息传来,芬兰本地的卓蓝公司为了避免人才流失也开始想方设法邀请诺基亚的人才来同舟共济。阿里巴巴集团也伸出橄榄枝,并打出诺基亚是一家伟大公司,我们认可你们在行业中做出的杰出贡献的招聘公告,不过此次招不招得到人,媒体的报道也着力帮阿里免费做了一次免费的宣传。

       截止目前,对于员工的控诉,微软与前诺基亚员工之间的谈判依然在持续……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认为,微软并没有解决掉诺基亚的固有问题。在移动互联时代,诺基亚的塞班系统已经不适合这个社会的发展了,微软希望通过嫁接Windows Phone让诺基亚获得新生,但这个策略并没有奏效。

       但对于微软裁员的原因,有33.69%的网友认为是“产品线重组的需要”;也有33.4%的网友认为是“受全球经济疲软影响”。当然外界还有其他种种猜测,但也不外乎是重新思考硬件战略、商用市场防线告急、资本市场的压力等问题,还有人归结为上网本是罪魁祸首。


       中国新闻网发表评论称,这次对诺基亚开刀整合,不过是微软希望在自己的移动市场进行重新的格局梳理,或许未来的发展也会更加轻装一些。当然,前提还是WP生态系能够真正地给微软带来预期。否则一切皆是免谈。

       微软裁员应该走相关的法律程序,而不是单一采取裁员方式,对于少赔之事,双方完全可以通过法律协调解决。有网友认为,微软收购诺基亚等于背上了一个包袱,裁员是必然的。

       红麦舆情分析师认为,这次裁员出现并不让人意外,从以上两份微软内部邮件可以看出,第一封是通知邮件以“调整”代替裁员成为了此次员工抗议的导火索。缺乏线上线下的反馈渠道,造成此前很多传言是错误的。第二封邮件在员工抗议后发出,虽表明上回答了员工的疑问和外界的质疑。但官博上充斥着包括“诺基亚裁员,上午通知下午走人”之类的不当言语,这一言论也刺激了员工顿失工作的抑郁 。因此,抗议说明还不适应企业的市场行为。

        关键词之二:沃尔玛过期原料

       今年8月7日,在互联网上流传一段再现深圳洪湖沃尔玛一名资深员工向节目组曝光了其偷拍的食品加工内幕的视频,在消费者眼中诱人的熟食产品,其生产的背后竟是另一番景象。

       据该员工爆料称:“油最少是半个月以上一换,有时候甚至没换。员工在抄写厨房用油记录的时候,自己填上‘已经更换’。” 爆料人还称,“手写限用日期”一方面限用日期模糊不清,难以证实原材料到底是否仍在保质期内;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手写限用日期可随意更改,给超市使用过期原材料留下了许多空间。

       7日上午,当地罗湖分局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对洪湖沃尔玛熟食加工间、食品原材料仓库、冷冻库和冷藏库及过期废弃食品处理监控视频录像等检查,但现场未发现有使用过期食品原材料的现象。同时,执法人员对加工间炸食品的油进行了抽检,并检查调取了部分相关食品的索票索证、进货、销售、出品、库存、过期丢弃登记等资料。

      8日下午,沃尔玛(中国)总部通过官微回应称,我们对媒体关于沃尔玛深圳洪湖店熟食事件的报道高度重视,并已立即展开调查。“了解到媒体报道后,已于第一时间派出多名专业人员前往该门店调查。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目前并未发现该门店存在报道中所指的违规行为。”

       9日,新浪网、凤凰网、中国经济网等50多家媒体转载《羊城晚报》的《深圳沃尔玛也陷“质量门”》引发市民关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初步调查结果称,执法人员现场未发现使用过期食品的现象。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罗湖分局执法人员已经对超市烹制所用油以及熟食原材料进行取样检测,并调取了该超市油品检测、进货、销毁货品等记录,但检测结果尚未得出,随即该公司对举报员工采取停职处理。

       截止目前,深圳市食药局已第一时间将沃尔玛被曝光“使用过期肉”事件这一食品安全热点舆情转至各分局,要求各分局加大对全市大中型超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超市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包括外购烧卤熟食应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应严格按许可项目从事烧卤熟食现场制售,严禁销售过期烧卤熟食。

       面对舆论质疑,沃尔玛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涉事门店今年以来“包含熟食部在内,已经接待了政府和监管部门26次的执法检查,每次检查都是合格,没有一次例外”。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罗湖分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科辅助雇员曾浩瑜表示,在我国现有的食用油使用卫生标准中,对于餐饮业中“旧油添新油”的行为并没有明文规定。这意味着,这种事情不能只从舆论监督的角度加强!相关监管部门更应加强监管得力度! 还有网民认为,民众强烈要求问责,问责对象首先应该是部门领导。

       从目前举报人提供的视频只是记录了一个片段,也的确难以证实沃尔玛在有违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志愿者邱宝昌不以为然,虽此次查明没有问题,并不表明不存在问题,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查到,因为时过境迁,如果以事先通知搜查,企业做些相应的准备(也可能没有),没有查到问题,并不表明没有。

       对于油炸食品的老料反反复复地用利用消费者是否知情,邱宝昌向红麦舆情分析师透露称,首先,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企业作为食品生产者,食品安全作为第一责任人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崇尚道德,坚守信用;其次,卧底的员工反映的问题和查明的问题不一致,说明了企业暴露出两个问题:第一是我们的检查制度还要改变,就是不要去通知检查,而是要让在经营者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进行随机检查,偷换或更换其它原料等等;第二是要把结果和过程监管必须在封闭的情况下进行,我们不仅注重结果,也要对油的使用、时间、来源等生产过程进行监管;再次,《食品安全法》应该有个新的相关规定和强制性的标准来规范企业的行为。要把行业引导和消费者举报要结合起来,靠单一的力量往往显得单薄。应该把结果和过程应该狠狠地重视起来,有待我们的《食品安全法》增加的修订,增加条款,实现进货、仓储、到生产车间、再到销售渠道无缝隙监管,让我们的食品更安全。

       据红麦舆情调查显示,有47.54%的网友认为到沃尔玛本来就不买熟食。 网友“@应逸夫”认为,有消费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商人之间不择手段尔虞我诈使商品降低成本立足事场,利润最大化,害的是百姓的性命。只有等出了事情后监督部门才会着力。

       《广东日报》刊登《沃尔玛为何敢屡教不改》的文章称,沃尔玛依然敢顶风作案,其实,正是因为我们虽然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叫得响,可是,在监督和管理上并无太大实质性改变。说到底,还是监管的老问题。法规不完备,监督不到位,违规惩罚太轻,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品安全底线一再失守的主要原因。

       《新华日报》发表《出事的沃尔玛 为何26次检查都合格》文章认为,中国有着巨大的快餐消费市场,国际知名快餐企业不会放弃这块“肥肉”,它们都宣称自己有着严格的内控系统,但事实上,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一些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仍存有巨大短板甚至黑洞。确保食品安全,这些跨国企业的自律是靠不住的。我们的监管,还需关口前移,从原材料抓起,避免企业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使得成品“达标”。

        红麦舆情分析师认为,对于沃尔玛员工主动曝光的行为行径,虽最终被官方给予否认,但监管部门的监管要经得起公众的质疑,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这是我们拭目以待的地方。同时,沃尔玛屡次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深深伤害了群众的心身健康,我们依然还需监督到底。


来源:红麦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