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产量8成来自个体农户
据国际粮食组织GRAIN报告,在全球范围内,个体农户正日益被迫让位于企业农业,美其名曰是为了“供给全球”,但个体农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产者,他们的土地愈是被“掠夺”,全球贫困愈深重,因此,土地必须归还于“民”。
据环保网站“生态学家”报道,随着联合国将2014年定为“国际家庭农业年”,世界粮农组织发布了着眼于个体农耕的年度《粮农状况报告》。该组织表示,个体农户提供了全球80%的粮食。
非盈利性国际组织GRAIN近日发布了一组综合数据,通过对全球农业现状进行调查,他们发现,虽然个体农户生产了全世界大部分的粮食,但他们耕种的土地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24%,而即便是这一微量份额也正在锐减中。
相比之下,世界粮农组织的数据则显示,全球仅1%的农田面积大于50公顷,而这1%的农田耕种总面积却占全球耕地面积的65%。也就是说,为数众多的“小”农田只占全球耕地面积的35%。
家庭农户遭受前所未有的排挤
导致小农无地可耕的原因不一而足,人口压力导致家庭成员分散化是其一,单一种植的迅速扩大也是一个原因。
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全球高达1.4亿公顷(相当于印度全国的农田面积)的土地被四种作物所占领:大豆、油棕榈树、油菜籽和甘蔗,这一现状还呈上升势头。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全球棕榈树产地面积将翻一番,大豆产地将增加两倍,但这些产物并非供全球人民所食用,而是作为农工联合企业的盈利之源。除此以外,符合企业利益的大规模土地侵占也是个体农业受损的原因之一。据世界银行统计,过去几年里,全球约合6000万公顷的高产土地被长期出租给海外投资者和本土权力阶层,且绝大多数发生在南半球的国家,有的土地被用于生产能源,但大部分被用于生产出售全球市场的粮食商品,而非进行个体农业生产。
个体之美,美在多产
虽然个体农户拥有极少的土地,他们产出的农作物却能供给全球,原因就在于个体农户通常比大型企业更加多产,如果大型企业的产量能够比肩个体农户,那么肯尼亚农业产量将翻倍,中美地区的产量将增加两倍,俄罗斯则上升六倍。
再者,个体农户得以供应全球主要是因为他们把生产视作首要任务,关注本土以及国内市场,重视自身利益。他们的许多产出未被纳入贸易数据,但却切实惠及了来自城市及郊区的贫困人群。但是,倘若当前的土地集中现象继续恶化,那么无论这些个体农户如何努力做到高效多产,依然无法维持生产。有数据显示,饥饿人口数量的,与土地的日趋集中化直接相关。
一项联合国研究表明,积极支持个体农户,发展农业生态化可使全球粮食生产在未来十年中翻一番,并确保个体农户得以继续生产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环境和本土经济,同时创造并强化有效工作机会,提升农村的社会凝聚力。土地改革能够且应当成为通往上述方向的基点。
欲实现全球产量翻番,必须发展个体农户
专家和开发机构一直在强调,应在未来几十年中实现粮食产量翻番,并建议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与新技术相结合。但这些手段仅能提振企业利益,并导致不公正现象,真正的解决之道应是将管控和资源移交给个体农户,同时出台农业政策对他们加以扶持。
来源:中国环境网
- 上一篇:“环保”需要法律与道德双管齐下 2014/12/8
- 下一篇:环保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风险保障金超600亿元 201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