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中 美 德,制造业谁最牛?
当然,经济状况瞬息万变,德国的“软肋”还相当多,未来几年美德之间的状况完全有逆转之可能。不过,德国迄今为止在“大衰退”中的表现,可圈可点。这至少足以使人们放弃九十年代以来对“美国模式”的迷信,思考德国等所代表的另类模式的意义。
中国在近三十多年的市场经济发展中,虽然不断地强调“国情”,但企业乃至政府有意无意地仍然在片面地效仿“美国模式”。这表现在企业一门心思追求利润,哪里有钱就往哪里去,缺乏长远战略。各个公司争先恐后地上市套钱、“作大”,一切向资本负责,挖空心思的降低成本,使劳工利益得不到保证。这不仅引起了各种社会冲突,也难以维持企业长久的竞争力。
德国的企业则按照迥然不同的模式运作。德国当然不乏上市的跨国公司巨头,但其经济主体是家族拥有的中小企业。2009年,著名企业咨询家Hermann Simon出版了一本《隐藏着的冠军》,称世界中小市场上的领军企业,80%分布在德国和斯堪底纳维亚地区。比如,各种专业印刷机、工业链条、木器加工机械、信封制造机械、加湿器等等,最过硬的产品往往都是“德国制造”。这些德国企业,首先想的不是怎么作大、怎么扩大市场份额,而是搞明白自己是谁,即在利基市场(nitche market,也称“小众市场”、“缝隙市场”)上的角色和地位,以及怎么把东西作好。 许多德国企业并非哪里赚钱到哪里发展,并不一味开发热门产品,而往往根据自己的技术优势,选择被市场忽视的产品,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专精,把产品作成世界第一。德国企业很少以倾倒廉价产品的方式占领市场份额。相反,德国货往往价格昂贵。但是,经过市场多年的大浪淘沙后,你发现最好的产品往往是“德国制造”。
这种模式和德国的金融体制,即所谓“耐心的资本”,密切相关。德国的银行并不热衷乘坐华尔街股市的过山车、上下其手谋求暴利。这些银行甚至不是哪里回报多就往哪里投资,而是和企业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给企业足够的时间慢慢经营,最终成为世界第一。另一方面,这种百年专精的企业,也必须拥有稳定的员工,大家愿意以毕生之精力从事自己的本业。德国的企业,只要稍有规模,就设立所谓“工作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的代表多由职工选举产生。资方如果想解雇工人,必须经过“工作委员会”批准。但“工作委员会”的代表又必须对自己的“选民”(即员工)负责,甚至握有制定薪金、工作时间等等大权。这样,员工真正当家作主,资方很难解雇人。
《经济学人》发现,德国的学生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学生相比能力平平,比如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办的各国15岁学生的能力测试中,德国学生的阅读能力甚至在平均线以下。但德国工人素质则十分优异。这里的奥妙,一个在于德国的教育体制,一个在于德国的雇佣制度。德国孩子在10到11岁期间,有五分之二选择进入Gymnasium。Gymnasium是学术水准甚高的学校,也是大学生的主要供应地。剩下的学生,则在350个左右的领域内选择一项进行技术培训。这样,哪怕是中下之才,也能给塑造成称职的技术工人。这些工人因为有了稳定的工作,愿意投资在专业上进修;企业难以解雇员工,也知道员工不会动不动就跳槽,也愿意投资于员工的教育。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期,企业可以把没有事情作的员工送去培训。等经济反弹时,员工的素质大大提高,生产力大增,比较容易应付突然增长的订单。
总之,专心致志的企业,耐心的资本,稳定、敬业的员工队伍,三位一体的伙伴,以产品为中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利润为中心,最终形成了踏实、严谨、精益求精的德国企业精神。九十年代,许多美国的管理专家认为德国的这些中小企业经营范围狭窄,缺乏多元化,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在全球化中很快将被淘汰。结果呢?美国的制造业风声鹤唳,许多工作很容易被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所替代。但是,几十年、上百年固守本职、集中精力“练功”的德国企业,反而打遍天下无敌手。更不用说,这样的企业创造了稳定、庞大的中产阶级,也使社会变得更为和谐。
曾几何时,中国经济学家们弹冠相庆,称中国比美国更自由,指的显然是自由放任式的竞争。确实,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相当灵活,企业打压工薪、解雇工人甚为容易;以GDP为目标的政府,在劳资冲突中也往往站在企业一边。另外,企业唯利是图,哪里有钱就到哪里去,用心不专,乃至出现大量企业从事房地产投机的奇观。这也使得中国成为什么便宜就作什么的“世界工厂”,却在三十多年的强劲增长中几乎没有创造出一流的国际品牌。如今,中国的人口红利和劳动力的“廉价优势”正在迅速消失,贫富分化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比美国还自由”的模式自然受到普遍的质疑。德国在大衰退期间的表现,正好为寻求发展模式中的中国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作者:薛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特此声明。
- 上一篇:职卫 · 劳保用品之防坠落具安全绳的使用分析 2014/10/3
- 下一篇: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10月起门槛再降 201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