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市PM2.5污染调查分析
北京PM2.5暴露强度最高
PM2.5对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世界约有7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相关疾病,其中东南亚、西太平洋区域情况最为严重。国家计生委早前曾表示,我国将长期连续监测雾霾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影响,评估雾霾对人群健康的风险。
北京城市实验室在这一研究中,引入暴露强度这一概念,重视“人”的因素,期望以暴露强度(PM2.5超标天数*人口数量)来定义PM2.5污染最严重城市。
那么,若以PM2.5暴露强度作为衡量标准,受污染严重城市会是哪些呢?
数据显示,北京以1890万的市辖区人口数量、受污染天数161天,位列暴露强度最严重城市之首。
第二位是天津,第三位是上海,其次依次为武汉、成都、重庆、西安、南京、济南、郑州、广州、沈阳、哈尔滨、唐山、石家庄、杭州、淄博、苏州、佛山、徐州。其中,广州暴露天数为65天,但由于人口达到1110万人,仍位列第11位。第19位的佛山也是同样原因,暴露天数虽为75天,人口承载达到740万人。
“虽然有些街道的污染程度相对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密度高,还是造成高暴露强度,比如珠三角、四川盆地、湖南、广西等。”龙瀛说。
13大重点区域城市基本未达标
2012年,环保部制定《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规划》划定了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为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辽宁中部、山东、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山西中北部、陕西关中、甘宁、新疆乌鲁木齐城市群。
在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一年的时间里,北京城市实验室的研究表明,13大重点区域的污染防治效果不容乐观。其中一半的地区大气污染超过100天,只有福建全省PM2.5年平均浓度达到一个相对低的37微克/立方米,但仍略高于35微克/立方米的国家年平均标准水平。
其中,京津冀地区 PM2.5 平均超标 219 天,年均浓度 107微克/立方米,两项指标均位列全国各主要城市化地区之首。13大区域只有珠三角和福建省达标城市比重分别为4.5%和43.5%,其他区域达标城市均为零。
目前我国采用的PM2.5标准值为24小时平均浓度小于75微克/立方米为达标,然而,这一数值与PM2.5国际标准相比,还有差距,仅仅是达到世卫组织设定的最宽标准。
北京城市实验室模拟了将PM2.5标准值提高为世卫组织设定的第二过渡阶段(50微克/立方米)、第三过渡阶段(37.5微克/立方米)以及指导值(25微克/立方米)的情况,结果发现,我国的污染情况会变得更严重。
在第二过渡阶段标准的情况下,全国有7.76亿人暴露于PM2.5的污染时间超过半年;如果将标准提高到第三过渡阶段(37.5微克/立方米),暴露的人口增长到11.95亿。如果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5微克/立方米作为标准,那么就有13.22亿中国人,也就是总人口的98.6%,在PM2.5超标环境中生活半年以上。
我国地面监测站不足
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为此2013年国务院出台了“史上最严厉”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保部与全国31个省(区、市)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区域重点考核PM2.5年均浓度下降情况。
其中,北京、天津、河北确定了下降25%的目标,长三角、珠三角确定了下降20%、15%的目标。其他20个省(区、市)重点考核PM10年均浓度下降情况。
北京城市实验室模拟了到2017年各地目标达成后空气质量情况,结果显示暴露于PM2.5的我国潜在人口会有显著下降。相较于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有2.23亿人暴露时间超过半年,到2017年这一数字将减少到0.33亿人,人均年暴露天数从113天减少到86天。
由于这一研究是基于全国945个地面监测站发布的监控数据,“如果地面监测站的数据不能真实反映空气质量,那么结果准确性就会受影响。”龙瀛说。
环保部多次要求各地确保发布的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绝不允许对监测数据进行修改,或掐头去尾、弄虚作假。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我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表示,国家将空气污染治理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转变值得肯定,但也正因如此,少数基层干部可能会把PM2.5的监测与治理看作一个政绩工程。
另外,地面监测站的高成本限制了在城市建立密集的监测点,我国目前只有190个城市建立了地面监测站,有超过400个城市仍未设立,已建立的城市中还存在一定缺口。
图文来源:互联网、瞭望东方周刊
- 上一篇:【周末放轻松】那些关于鸭子的管理哲学 2014/10/28
- 下一篇:警惕!管理者的十大思维障碍 2014/10/28